長期服用激素會有哪些副作用?
糖皮質激素(簡稱皮質激素)是治療各種疾病尤其是血液病常見藥之一。但長期使用此類藥物,會出現各種副作用。使用中應注意揚長避短,既充分發揮其治療作用,又盡可能減少不良反應。皮質激素的主要副作用有:
1、類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長期使用超過生理劑量的皮質激素,可引起水、鹽、糖、蛋白質和脂肪代謝紊亂,表現為向心性肥胖、滿月臉、痤瘡、多毛、無力、浮腫、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停藥后可自行逐漸消失,恢復正常。必要時分別加用抗高血壓、抗糖尿病藥治療,并采用低鹽、低糖、高蛋白飲食,及加用氯化鉀,可減輕癥狀。高血壓、動脈硬化、水腫、心及腎功能不全及糖尿病患者應禁用。
2、皮質激素能促進蛋白分解,抑制蛋白合成,導致負氮平衡,并增加鈣磷的排泄,還可以妨礙鈣的吸收。由于它的抗維生素D的作用,使骨質形成障礙,致骨質疏松,嚴重者可發生自發性骨折。長期使用皮質激素者應補充維生素D和鈣鹽。
3、誘發或加重感染:本病可降低機體防御能力,有利細菌的生長繁殖和擴散,尤其是那些原來抵抗力低的病人,長期應用皮質激素,可誘發感染或使體內感染灶擴散。原來曾有結核病、水痘等病毒感染者,應禁止使用皮質激素。
4、影響傷口愈合、誘發和加重潰瘍:皮質激素可促進蛋白質分解,延緩肉芽組織的形成,妨礙外傷或手術創口及潰瘍的愈合??墒刮杆?、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減少胃液分泌,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故可誘發或加劇胃、十二指腸潰瘍,甚者造成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5、中樞神經癥狀:表現為激動、失眠,個別病例可誘發精神病。兒童應用大劑量時,可引起驚厥。癲癇病人還可誘發癲癇發作。精神病、癲癇病人應慎用或禁用皮質激素。
6、腎上腺皮質萎縮或功能不全:較長期應用此藥,由于體內皮質激素的水平高于正常,引起負反饋作用,抑制丘腦下部和腦垂體前葉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使內源性皮質激素分泌減少,甚至導致腎上腺萎縮。遇應激情況時,如大手術、創傷、出血、重癥感染等,則可出現無力、頭昏、惡心、嘔吐、低血壓、低血糖,甚至可發生昏迷或休克。為避免以上情況發生,應盡量減少每日維持量,爭取早日停藥。
7、反跳現象及停藥癥狀:長期用藥后,如減量停藥太快,有時原有癥狀會迅速重現和加重,稱為“反跳現象”。也有人會出現一些原來疾病沒有的癥狀,如肌痛、肌強直、關節痛等,稱停藥癥狀。因此停藥時,不可驟停。
目前西醫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過敏性紫癜首選藥物是激素,服用后血小板一般可升高,但如上所述激素的副作用很大,在升高血小板的同時又會增添許多新的疾病。脾切除手術危險性大,患者本身難以接受。脾是人體免疫器官,切脾后造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引起嚴重感染,給患者身體和精神上帶來巨大痛苦,切脾后的復發率在5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