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首先我們要了解血小板波動是很大的,正常是10萬到30萬,這么大一個區間,15萬和25萬幾乎沒有區別,但是8萬和10萬就需要觀察,如果發現3萬5萬了,就要復查了,因為畢竟3萬以下是有出血危險的。
血小板檢驗的誤差一直在困擾我們,我相信同樣也在困擾醫生,大家多了解一下是怎么回事,就不會太迷茫了。
1.大血小板變成了紅細胞
很多年前有一次我去醫院驗血,因為那次剛輸過丙球蛋白,所以心里有數,但是結果一出來還是嚇了一跳,1萬,不可能掉這么快的,我說了自己的情況后,檢驗科的主任蠻負責,她又抽了一管血給我復查,結果是9萬,后她又把我的兩次血樣拿到北醫大總院復查,最后結論是,不同的機器結果不同。
后與我一同分析:我的血小板偏大,有的機器默認大血小板的形態為紅細胞了,這時的血小板就會偏低,所以出現了誤差。
這只是一種誤差因素。
2.還有一種:抗凝劑導致血小板檢驗誤差
血小板檢查現在有兩種方法,一種指血擠壓出來的-指血,還有一種是靜脈抽血。
靜脈抽血的檢驗中會有種抗凝劑,是防聚集的,某些人對測血小板的這種抗凝劑會有影響,這樣靜脈血在檢驗機器讀出的血小板會少,因此出現較大誤差,所以血小板低的病人用手工計數,會避免出現這種情況。
另這次我生寶寶在協和醫院得知,其實在做靜脈血化驗時還可以避免抗凝劑,那就是不用常人的紫帽管,而改用無抗凝劑的藍帽的管裝血樣,或者還可以用肝素的綠帽管,就可以避免因抗凝劑引起的血小板化驗誤差。
3.指血擠壓出來的-指血也有誤差
因為有過擠壓,導致血小板數值也會有誤差,因此一般我們去查指血時都會友好的對醫生說,請扎深一點,讓血自然流出,不要擠壓避免有誤差,呵呵。
4.血聚集以后也可能導致血小板數值不夠精準
5.血小板體積偏大引起的血小板假性減少。
6.高鎂血癥引起的血小板假性減少。
7.其他干擾因素,女性的月經周期影響,感冒發燒影響,藥物的影響,環境的影響,檢測的影響。
綜上所述,建議病友們在檢驗中,如果覺得血小板指數有異議,在復查的過程當中可以選擇多途徑,指頭血和靜脈同時做,還可以做一個血圖片,另靜脈血要求用無抗凝劑的藍帽管。
還有個重要提示:檢驗中不要只看數值,自己的癥狀也是最能說明問題的,我一般靜脈血機器化驗是6千8千,指血手工化驗是1-3萬,因為無癥狀,所以從未怕過。
所以呢不要一看到數字心情就一落千丈的,本來連個出血點都沒有,就被小數字給嚇到了,那樣怎么能做ITP強人呢,哈哈。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