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切脾能完全治好血小板減少嗎?
脾的主要功能是過濾和儲存血液。同時,脾臟占全身淋巴組織總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巨嗜細胞,是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心。
在正常狀態下一般摸不到脾臟,如果仰臥或右側臥位能觸摸到脾臟邊緣,說明脾腫大。
人體為了抗擊外來或內在消極物質對身體健康的影響,進化產生了免疫功能。
人體一旦識別血流中的壞分子,例如各種細菌、病毒、腫瘤、寄生蟲等等,就會開始動員人體的免疫單位進行打擊。而這個主戰場就在于脾臟。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基本原因就在于作為人體正常成分的血小板被誤認為壞分子了。
這個誤認的過程十分復雜,這里簡單的舉個例子說明:
我們人體對于外來壞分子的識別十分智能,首先是將這個壞分子大卸八塊,這是一條腿,那是一個胳膊,類似這樣,然后有抗原遞呈細胞,相當于出現場的警務工作者把這些胳膊、腿交給B淋巴細胞,相當于法醫科,讓法醫科的B淋巴細胞去拍照片,就是制作抗體,然后讓免疫細胞對照照片去攻擊壞家伙。
那么每個人對于外來壞分子的切割過程是不一樣的,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病人,他的免疫細胞拿到的照片,比如是個胳膊的照片,長得很像他自己血小板的胳膊,那么,他自己的血小板就遭殃了。這就是疾病產生的原因。
切除脾臟后人體的B淋巴細胞產生的抗體數量明顯減少,這樣就大大抑制了體液免疫,絕大部分的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體液免疫是占主要地位的,照片少了,免疫細胞對于血小板的攻擊也大大減輕,這樣疾病就得到了控制。
但是,切脾治療對于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療效并不是百分之百的,也就是說,另有一部分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患者的主要免疫部位并不是脾臟,文獻已經證實,有的病人破壞血小板的主要部位在肝臟和淋巴結,這樣的病人切脾療效欠佳。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