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t id="f4diq"></rt>
      <tt id="f4diq"></tt>

          <u id="f4diq"></u>

            1. <b id="f4diq"><address id="f4diq"><del id="f4diq"></del></address></b>

                ITP病家園_血小板減少性紫癜_針對血小板低出血預防護理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查看: 340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檢查化驗] 骨髓穿刺之骨髓象的分析常識

                [復制鏈接]

                51

                主題

                111

                帖子

                539

                積分

                ITP病家園-新人

                Rank: 1

                積分
                5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21-9-9 14:19:07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骨髓穿刺之骨髓象的分析常識

                基礎知識:骨髓象的分析常識
                一、骨髓增生程度意義 按增生程度分5級:
                Ⅰ級:增生極度活躍,主要見于急性和慢性白血病,偶見某些增生性貧血。
                Ⅱ級:增生明顯活躍,常見于各種增生性貧血,如缺鐵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等,或某些白血病。
                Ⅲ級:增生活躍,見于正常人骨髓象,某些代償增生較差的貧血,也見于因骨髓取材時受部分血液稀釋。
                Ⅳ級:增生減低,常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及骨髓被部分血液稀釋。
                Ⅴ級:增生極度減低,見于典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二、粒細胞與幼紅細胞比例(粒/紅比例)意義
                比例增加見于: ⑴粒系細胞增多,如急性或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感染尤其是化膿性感染、類白血病反應等 ⑵紅系細胞生成抑制,如純紅再障。
                比例正常見于: ⑴正常人骨髓; ⑵兩系細胞同時或成比例增多或減少,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纖維化、內髓瘤、骨髓轉移癌等。
                比例減低見于: ⑴粒系細胞減少,如粒細胞減少或缺乏癥、化療、放射病等; ⑵紅系細胞增多,如溶血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真性紅細胞增多癥、脾功能亢進等。

                三、粒系細胞改變
                粒系細胞增多意義
                1.以原粒細胞增多為主,見于: ⑴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常伴有早幼粒細胞增多, ⑵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急性變,常伴有粒系的細胞核和細胞質發育不平衡及嗜堿性粒細胞增多。
                2.以早幼粒細胞增多為主,見于: ⑴急性粒細胞性白血??; ⑵粒細胞缺乏的恢復期。
                3.以中性中幼粒細胞增多為主,見于: ⑴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可伴核、質發育不平衡及嗜堿性粒細胞增多; ⑵粒細胞性類白血病反應,病因解除后恢復正常。
                4.以中性晚幼粒、桿狀核粒細胞增多為主,見于: ⑴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常伴嗜酸、嗜堿粒細胞增多; ⑵類白血病反應; ⑶代謝障礙,如尿毒癥、糖尿病酮癥; ⑷中毒,包括藥物、毒物及異種蛋白注射; ⑸其他,如嚴重創傷、急性失血、大手術后等。
                5.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于: ⑴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淋巴瘤等; ⑵寄生蟲感染; ⑶某些變態反應性疾病及皮膚??; ⑷家族性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
                6.嗜堿性粒細胞增多,見于: ⑴慢性粒細胞性白血??; ⑵嗜堿性粒細胞白血??; ⑶放射反應。

                粒系細胞減少 見于 : 1.粒細胞減少,粒細胞缺乏癥。 2.再生障礙性貧血。 3.急性造血停滯。

                粒系細胞形態異常
                1.胞核異常: ⑴分葉過多見于嚴重感染、腫瘤、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等; ⑵Pelger-Huet畸形,見于先天性或繼發于造血異常綜合征(MDS)、白血病等。
                2.胞質異常: ⑴中毒顆粒、空泡、吞噬異常; ⑵胞質中出現Chediak-Higashi顆?;駾?hle包涵體。前者見于Chediak-Higashi綜合征,偶見于淋巴瘤及白血??;后者見于急性感染、嚴重代謝障礙、中毒等。

                四、紅系細胞改變意義
                紅系細胞真性增多
                1.小幼紅細胞增多:見于缺鐵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及鐵粒幼細胞性貧血等。
                2.正幼紅細胞增多:見于溶血性貧血、急性失血性貧血、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等,各階段幼紅細胞仍保持正常比例。
                3. 正幼紅細胞增多伴成熟受阻:見于脾功能亢進及增生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4.巨幼紅細胞增多:見于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可見多核巨幼紅細胞。
                5.巨幼紅樣細胞增多:見于白血病、急性紅血病。
                6.大幼紅細胞增多:見于溶血性貧血、某些難治性貧血及巨幼細胞性貧血經治療未完全恢復者。
                7.鐵粒幼細胞增多:見于鐵粒幼細胞性貧血。

                紅系細胞相對性增多 見于粒細胞減少癥、放射病等。
                紅系細胞絕對性減少及淋巴細胞相對性增多 見于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纖維化及轉移癌等。
                單純紅細胞系減少意義 見于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

                五.淋巴細胞系改變意義
                惡性增生 1.以原淋巴細胞及幼淋巴細胞增多為主,見于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2.以成熟淋巴細胞增多為主,見于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良性增生 1. 形態異常,見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流行性出血熱。 2.形態正常,見于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百日咳及淋巴細胞性類白血病反應。

                六、單核細胞系增多意義
                惡性增生:見于單核細胞性白血病。有三種類型: ⑴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 ⑵急性粒-單細胞性白血??; ⑶慢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良性增多:見于粒細胞缺乏癥、病毒感染、結核病、瘧疾等。

                正常骨髓象:
                (1)骨髓增生程度有核細胞增生活躍,粒/紅細胞比例為3~4:1.
                (2)粒細胞系統約占有核細胞的50%~60%.其中原粒細胞小于2%,早幼粒細胞小于5%,中、晚幼粒細胞均小于15%,成熟粒細胞中桿狀核多于分葉核。嗜酸性粒細胞小于5%,嗜堿性粒細胞小于1%.
                (3)紅細胞系統幼紅細胞約占有核細胞的20%,其中原紅細胞小于1%,早幼紅細胞小于5%,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平均各約10%.
                (4)淋巴細胞系統約占20%,小兒偏高,可達40%,



                樓主熱帖
                收藏收藏 頂 踩

                「捐助詳細頁」
                「分享經驗知識,少走彎路!
                對您有幫助可捐助本站~」

                ×

                捐助支付方式:

                捐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無圖精簡瀏覽|手機版|小黑屋|

                GMT+8, 2023-11-30 05:02 , Processed in 0.117889 second(s), 32 queries .

                感謝百度搜索引擎,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ITP病家園(http://www.morganchildsmusic.com)病友自愈案例以及治愈案例!讓更多新病友了解ITP,分享傳播是一種美德。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