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在過去的十年中,針對原發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ITP)患者的治療實踐有了許多發展和變化。本文是對2010年發表的《國際共識報告》的更新。在對2009-2018年間發表的所有相關文章進行批評性審查的基礎上,專家小組對ITP研究進行了篩選、審查和分級,就成人、妊娠期和兒童ITP的診斷、管理以及生活質量方面的問題提出了協商一致的建議。 最新國際共識報告:關于原發性ITP初始治療的建議 治療目標 治療目標應針對患者和疾病階段進行個體化。 治療應防止嚴重出血。 治療應維持目標血小板水平。對于有癥狀的患者,至少為20-30 ×109/L(因為低于此水平時,大出血的風險增加)。 應以最低毒性進行治療。 治療應使與健康相關的生命質量(health-related qualityof life, HRQoL)達到最優化。
初診病人的初始治療建議 原文請參見:Drew Provan,1Donald M. Arnold,James B. Busse,Beng H. Chong, Nichola Cooper, Terry Gernsheimer, WaleedGhanima, Bertrand Godeau,Tomás José González-López, John Grainger, MingHou, Caroline Kruse, Vickie McDonald, Marc Michel, Adrian C. Newland,SuePavord,Francesco Rodeghiero,Marie Scully,Yoshiaki Tomiyama,Raymond S.Wong,Francesco Zaja, and David J. Kuter. Update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report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Blood advances,2019 3(22): 3780-3917.DOI 10.1182/bloodadvances.201900081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