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是一種異質性的疾病,起源于造血干細胞以病態造血高峰現象急性白血病轉化為特征,主要表現為難治性的一系或是多系的血細胞減少。 一般情況下任何年齡都可以發病,但是大約有80%的患者發病年齡大于六十歲,幾乎所有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的患者都有貧血的癥狀,例如乏力、疲倦,大約能有60%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有中性粒細胞的減少,由于同時存在著中性粒細胞功能低下。 因此使患者容易發生感染,因此難使患者容易發生感染,大約有20%的患者是死于感染,另外有大約40%到60%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患者有血小板的減少,隨著疾病的進展可以出現進行性的血小板減少。 一般情況下血小板低可以應用免疫球蛋白治療,尤其應用于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并且是治療這種疾病的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因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發病原因,是機體產生的自身抗體與血小板結合,導致血小板在脾臟破壞,引起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減少和一系列的出血癥狀。而免疫球蛋白可以選擇性的封閉自身抗體與血小板結合的受體,從而阻止血小板的破壞,提高血小板的數量。但是對于別的疾病引起的血小板減少就不一定應用免疫球蛋白治療,這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細胞受傷引起的,這時應用免疫球蛋白治療效果就不是很好。 目前在臨床上,存在像抗菌藥物一樣的濫用現象,許多人把靜注免疫球蛋白當成抗感染、提高免疫力的萬能神藥,對一些感染患者動輒給予靜注免疫球蛋白治療。 雖然臨床常用的靜脈用免疫球蛋白雖然在短時間內,可以讓人體被動提升免疫力,但不具有治療的針對性,寄希望于靜脈用免疫球蛋白進行病原治療是不現實的,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因此,在治療上,不能依賴藥物,依賴多了,反而不會起作用,所以建議可以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最大限度降低藥物對身體的毒副作用,從而輔助治療,改善病情發展,提高治療的效果。
| |
 | |  |